不过在他坚持写完这份诏书后,皇帝陛下却又令他再写两份任书。
“中车府令赵高,议尊号之疏深合朕心,累年宿卫随驾有功,故增爵为右庶长。”
“议郎黑夫,议尊号之疏颇合朕意,改任中郎户将!秩比千石!使宿卫禁中!”
他与议郎黑夫,仅仅是在陈县见过面,说过几句话,按照逻辑,这是两个绝对不可能有交集人啊,为何却写几乎样奏疏?
秦王政思索片刻后,阵困意袭来,便不再多想,只是摇头暗道:“这是真正不谋而合!”
……
次日,曾为狱吏,因写手好书法,被提拔为史官胡毋敬战战兢兢地来到秦王办公居室时,便看到案几上,左边是堆数十卷奏疏,右边则仅有两份帛书……
“胡毋敬,为朕草诏。”
夫奏疏,单单放在案几右侧,与左侧那些被否决后堆积如山上书泾渭分明。
“让此子做个六百石小议郎,确有些屈才。”
虽然找到最合心意奏疏,但秦王政目本就是考量群臣,所以纵然有些困觉,还是坚持将所有奏疏都翻阅遍。
当他翻开也得到特许,得以上书议论帝号中车府令赵高奏疏时,秦王政困意,下子就没。
“陛下已功盖三皇,德超五帝,不论皇、帝,皆不能涵盖陛下功业……故臣赵高不敢妄议。”
秦王已小睡两个时辰,边吃着朝食,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忙碌政务。
胡毋敬恭恭敬敬地摊开帛,认真地按照秦王口述写起来。
“王曰:群臣所议尊号之事,寡人已阅之,丞相、御史府、廷尉上号泰皇,且去‘泰’,留‘皇’,再采上古‘帝’位号,号曰‘皇帝’。他如议……”
胡毋敬连忙把住有些颤抖手,他只觉得,自己在见证某个伟大时刻。
从此以后,他草诏时,就要写“皇帝曰”!
除前面有所不同外,最后结论,竟与黑夫模样!
秦王政摸着浓郁胡须,有些诧异,中车府令赵高,出身于隐官,其母亲遭过刑罚,故世世卑贱。
然而赵高却颇为自强,不仅身有强力,靠军功获得自由身,在次上林猎虎围猎里,他靠着精湛车技骑术,引起秦王注意,选拔他做中车府武车士。
九年四月,在秦王政往雍行冠礼时发动兵变,靠着太后玺调得中尉军及内史县兵进攻蕲年宫。最危险时刻,秦王身边只有郎中令军和中车府武车士,赵高拼死保卫秦王,助他平定叛乱,颇有功劳,从此成秦王最信任人,十多年前,秦王身边人来来去去,唯独赵高始终牢牢占据君侧。
赵高也争气,他虽然以武力得爵,却又自学狱法,还能写手好字,于是便慢慢升到中车府令位置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