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,当年秦、齐两强并立时,秦相魏冉就采用秦齐并称为“帝”策略,拉拢齐国连横。他为秦昭王在宜阳建朝见之行宫,让秦王自立为“西帝”,并派使者向齐湣王送去“东帝”之称号,并约定五国伐赵,瓜分赵国……”不过这场称帝,草草结束,齐湣王称帝不过月余,便被苏秦说服,去帝号,东帝没,西帝
“和张学霸聊天时听说”应是个不错借口。
这时候,在黑夫请教下,张苍已侃侃而谈起来。
“古有五帝,有人言,五帝是庖牺、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。亦有人言,五帝为太昊、炎帝、黄帝、少昊、颛顼,不而足。但不管如何,都是古之圣王。”
“然而,这只是近人儒生附会之言,阅览古书,发现商人绝口不提黄帝、炎帝,其金文所载之帝,乃高高在上‘明明上帝’,亦可谓之为帝俊。《玄鸟》中‘古帝命武汤,正域彼四方’。《长发》中‘有娀氏方将,帝立子生商’。均是如此,不过殷商诸君也称帝,因为商君不仅管戎事,也管祀事,既是人王,也是神巫,自视为天帝化身,帝乙、帝辛便是例子。”
见黑夫听得有些发懵,张苍又解释道:“帝辛便是纣王。”
瓠素有博学之名,没被丞相和御史大夫、廷尉唤去相询?”
张苍道:“右丞相与不熟,至于左丞相,偏好儒家,主要咨询那些征辟来博士儒生。”
秦国丞相分左右,其中右丞相为正,自从昌平君卸任后,就由隗状担任,左丞相则是今年才从御史大夫升上去王绾。
这两人个是法家出身,个则是儒家同情者,都不会来找他这个不儒不法家伙。
“廷尉倒是派人来问过……”
“到武王灭商,周人看法与商人大相径庭,只称天子,视自己为代天牧民,天听自民听,天视自民视,故只敢称人王,不号天帝。”
张苍又嚼块糖:“不过等到礼崩乐坏,诸侯相继称王,王号已不足以显贵后,帝号便成更高等名号。这时候,便又有人想要称帝……”
“子瓠意思是,过去已有人称帝?”
黑夫有些惊讶,这些偏门历史,他还真不知道。
张苍科普道:“秦昭王时秦相魏冉乃称帝首倡者。”
张苍也不隐瞒,笑道:“但只是将廷尉需要典籍送去,廷尉手下自有聪明幕僚议论。”
他虽然是李斯师弟,但二人交情,颇有种”君子之交淡如水“感觉。或许是李斯做事十分小心,不愿意给秦王种”结党“印象,所以很少找张苍,又或者是因为另位同门韩非之死所致?
黑夫来找张苍,亦是有目。
他就算要把正确答案献上去,但做试卷也得有解题过程吧。既然是如此严肃事情,便不能拍脑袋瞎说,而要兼顾三代传统,甚至追溯上古时伏羲、黄帝、神农事迹……
以他出身,经历,贸然献尊号,肯定会被人怀疑:这厮个黔首出身武夫,怎知道这些?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