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
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……
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。
绿叶素荣,纷其可喜兮。”
段吟诵过后,熊启摇头叹息。
没错,当今楚王负刍,这就是熊启在楚国最后”家人“,所以这份家书,当是楚王派人送来!
“秦国大军临门之际,终于想起这个长兄?还在帛书里写那些话,这是何意?”
“除帛书外,还有送来此物。”陈塔知道主人性情,等熊启思索完后,才将那小篮水果摆到他面前。
熊启看,这是整篮柑橘。
是啊,如今是九月深秋,正是橘子熟透时节,这可是楚国特产啊。
度羁留邯郸数载少年成新秦王。
那年,熊启24岁,秦王政13岁,得叫他声表叔。
因为秦王政年幼,华阳太后作为祖母,开始与夏太后,赵太后三后听政。时间,自从宣太后死后,在秦国蛰伏已久楚系外戚,再度迎来春天。而熊启作为楚系外戚里新生代中坚,也在秦国朝堂被委以重任,随着秦王渐渐长大,熊启成他最信得过亲戚叔父,也是秦王亲政最有力推动者。
秦楚两国相互为敌不假,楚怀王死于秦后,更结下血海深仇,但两国公室,却也有四百年十八世姻亲,其中关系之混乱复杂,早就不是句“敌”“”能分清。
时间又过去九年(公元前238年),秦王冠,在嫪毐发兵击蕲年宫动乱中,熊启临危受命,率众击溃嫪毐同党,平定叛乱。这次出色立功,让他得到“昌平君”封号,那年,他33岁。
“吾弟负刍啊,你是个聪明人,这是在质问,熊启到底是受命不迁,生于南国,不更壹志楚橘呢?还是迁移到北方后,内实全变
但当熊启剥开其中个后,却没有看到黄橙橙橘瓣,也没能闻到浓郁酸甜气息。
在厚厚橘皮下,只有硬邦邦枳实。
熊启脸庞抽搐几下,再度打开被他揉成团洁白帛书。
上面赫然是篇屈原《橘颂》,这是他们父亲生前最喜欢首,曾让熊启字不漏地背诵过。
“可惜汝等孺子小辈生太晚,未能见屈子之风骚。”熊启依然记得父亲嗟叹惋惜,所以他也背得特别卖力,甚至不用看着帛书,就能颂出上面句子。
也就是同年,噩耗从楚国传来,熊启父亲,楚考烈王也与世长辞,熊启得到秦王政允许后,代表秦国前来吊丧。
在楚国新都城寿春,他见到阔别二十多年父王灵柩,还有三个陌生兄弟……
熊悍,熊犹,熊负刍。
熊悍和熊犹同母所生,这二人用提防眼神盯着熊启,生怕他是受秦国指派,回来抢夺王位,毕竟他是四兄弟里长兄。
熊负刍却满脸堆笑,见面就兄长、兄长地叫个不停,当时熊启还以为他是个孝悌之人,直到几年前,负刍弑杀熊犹,自立为王消息传来,熊启才感慨自己识人不明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