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唐雎,不辱使命!”
……
与唐厉笔下酣畅淋漓故事不同,胜利者终归是胜利者,失败者终究是失败者,成王败寇,现实不会因为篇策士文章,或者本日记,有任何改变。
大梁城崩第三天,大梁城外,响起声声钟鼓齐鸣,秦人军队整整齐齐排列在此,他们王贲将军,威风凛凛地乘驷马大车在前。
站在兵卒堆里看热闹黑夫不断踮起脚尖,他终于看到,那洞开大梁西门内,末代魏王肉袒面缚,左牵羊,右把茅,在深尺水中膝行而前,路跪着来到城门外,向秦军投降……
“梁都已崩,魏王明日便要带着全城人,出去投降秦军!”
“两百年前魏国社稷,亡!亡!”
回到现实后,唐厉开始到处寻找刀削,火烛,想要将方才写下东西毁去。
但当他将刀削按在第个墨字上时,却又迟疑,艰难地取舍后,终于还是扔刀子,将竹卷收起,同《唐子》其他三篇放到起。
罢罢,不管真假,魏国亡,唐雎也逝,真假又有何关系呢,就留着它吧。
……
亡国之人唐厉,在这卷竹简上,靠着自己笔,为魏国人赢得现实里无法获得胜利。
“哈哈哈哈,痛快,痛快!虎狼之心秦王,也会被曾祖父逼得如此狼狈!”
但是他笑声却越来越小,越来越难听,最后变成嚎嚎大哭。
唐厉难道不知道,这都是假?
或许,让它流传出去,能平衡许多亡国者和将亡者心呢。
或许,它能像今日激励自己般,激励更多人,告诉他们,纵然国家灭亡,社稷崩塌,家园荒芜,也不要忘那颗不畏强,bao士心!
唐厉紧紧捏着竹卷,发誓道:“只要此心不死,相信终有日,魏人终能复国,收复大梁,到时候那范台之上,将不再是秦土,曾祖父也能瞑目!”
那,就给这篇故事,取个名罢。
唐厉已想好。
祖宗之地,早就被魏王块块割出去。他曾祖父,这生从来没有见过秦王政。安陵君也早就投降,更没有什布衣之士拔剑逼王……
编,统统都是他编!
面对曾祖父离去,面对亡国之痛,面对这片狼藉大梁城,面对这残酷刺骨现实,唐厉只能以夸张渲染故事,敷张扬厉笔墨来安慰自己。
“有什用?”
他折断笔,拍打着案几,嘶声力竭地大喊道: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