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因为深感没厂标DV导演们需要观众,只自己人聚在起观看讨论远远不够,谢兰生跟个叫作周维维老艺术家打擦边球,在北大人文社会学院搞个“社会观察影像展”,可说白,在实质上,它就是个独立电影展。DV导演们把纪录片和点点现实影片带到影展给观众看、听人评价、与人讨论。谢兰生负责选片,他同时也是主席。这独立电影展是打着“人文社会
“……啊?”谢兰生不明白,“不是不能覆盖成本吗?”
“要是只靠文艺电影那当然是覆盖不,不过可以想想办法,从别处想想办法,用其他营业收入补影院账面亏空。”谢兰生想要,他都给。即使听着天马行空,他也会想方设法给。
“同时放映商业电影吗?不大想这样做……”谢兰生说,“文艺影迷向高傲,甚至可说自以为是,他们会进文艺影院,自己觉得挺special,但未必想进商业影院某个厅看文艺片。”
“是单纯文艺影院。”莘野回答,“你别管。文艺影院被建起来你再参与些工作。”
“哦……”
个新人,他们会在杂志、网站等等地方筛新电影,搜寻感兴趣题材或者感兴趣内容,主动去看。LandmarkTheaters这样文艺影院更是有着固定顾客,他们每周查看片单,对影院忠诚极高。这边呢?你看看吧,今年,能进影院大导演票房也才几百万,没有过千,它们还有明星加盟,有资本助阵,全国上600块屏幕。别说那些冷门。部电影赚三五万,这不可能cover成本。别被论坛给蒙蔽,受众可能全在上面。”
谢兰生:“……”
他真希望中国也能诞生、拥有文艺影院。
可是莘野说没错。
欧美那些文艺影院不是慈善,而是能赚。虽然受众十分小众,但他们能撑起运营。比如,美国最大文艺影院LandmarkTheaters1974年成立,是连锁,有50家影院,200块屏幕,日本也有早稻田松竹等影院,1954年就有。
“也别租。”莘野说,“直接买吧。”
“啊???”
“这个年景该直接买。”
“好……”谢兰生并没概念,但他感觉要大资金。
“不过,”莘野此时话锋转,“兰生,你也不是20几岁,筹备电影、摄制电影需要消耗大量心思,现在还要管理论坛、开电影节、办交流会、管理基金、管理影院……太累。”
可……
他扁扁嘴,沮丧地道:“哦……”
莘野盯着谢兰生,突然开口问:“非常想开文艺影院?”
“嗯,”谢兰生把眸子垂下,“问过。若电影院规模不大,几百万块就能开,4个小厅,400个座儿。然后每月支付成本,包括水电、设备、房租。不过……直赔着也是不好,运营费用太吞资金。”
莘野眼珠瞬不瞬,好半晌后突然开口:“那就开吧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