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清其他负责粥棚人也勉强听懂这些人感谢话,都纷纷叹气。
他们觉得,这群人是不是没救?
算算,就这样吧。他们无愧于心就成。
许多文人边施粥,边在心里构思新文章。
在乱世中,往往会迸发出最艳丽文学火花。
胤禔懂很多国家外语,方言也懂很多,所以他很无语。
他有点怀疑,自家汗阿玛目是否能达到。
这群人倒是感激涕零,但他们感激是他们“主”,没人感激大清啊。
哦,他们其实也有念叨大清,但他们念叨是他们主派大清来拯救他们。
胤禔在心里骂无数句。他就没见过这离谱事。
老实说,非常难以下咽。
胤禔让会当地语言人告诉平民们,大清这粥是故意。
因为如果是正常米面,如果不掺杂沙子,根本到不他们口中腹中。
西方平民们喝着粥,却泪流满面,认为这些粥是他们喝过最好喝粥。
因为他们平时吃就是酸涩、坚硬、难以下咽黑面包。
这些事要你们亲自做,才有效果。还有,做好事要留名,把们大清为何要做这些事都五十说清楚。”
康熙说完,戏谑笑道:“朕记得你刚出海时候,海外人对华夏印象都是冤大头。现在们又要坐实这个冤大头称呼。”
胤禔失笑:“汗阿玛所言极是。”
……
京城中。胤礽看到康熙和胤禔新书信时,长吁短叹许久。
虽然大清不是乱世,但文人们可以在海外寻找灵感。你看,这施粥过程,不是能写出百篇传世佳作吗?
胤礽看到书信中
大清赈灾,那些灾民们可从来不会只谢神灵。
他们就算喊句“感谢神灵保佑”,紧接着就会谢谢真正给予他们帮助人。前面“神灵保佑”就像是语气词。
但这群海外人,他们是真心诚意只感谢他们主啊。
胤祉、胤禛、胤祺也磕磕绊绊听懂这些人话,也都非常无语。
这件事……怎说呢,让人感到非常憋屈呢。
有土豆之后,他们才能勉强算是吃“精细粮食”。
但土豆没有黑面包耐储存,抗饿,所以他们在没收成时候,都是以黑面包为果腹主食。
他们看着大清人在碗里插根叫“筷子”东西,然后拔掉筷子,把粥递给他们。
据说,这是大清国赈灾时规矩。朝廷施粥必须筷子插入粥中不倒。
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哪个贵族老爷这样对待过他们,他们都跪在地上感谢上帝。
他都做好被人钉在耻辱柱上准备,怎还能变成这样?
大清在海外变成“代主施恩仁慈上国”?
康熙本人都被教皇亲自写进新编教典里,成为圣人?
见游说停战没有效果,胤禔就带着阿哥们重新游说,让各国同意大清建立粥棚,以国王和大清名义,对平民进行施粥。
这粥基本都是糠,很少米,有点点苦涩盐,还有大把沙子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