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好似做许多事,又好似仍旧束缚在这个世界本来就存在历史进程之内——该发生事还是照常发生,只是随着他介入,那些事改变过程和结果。
人能力是有极限,无法逆时代而行。顺着历史潮流,他应该把能做都做到吧?
胤礽不确定地想。
人闲下来就容易想东想西。
现在胤礽
胤礽之前强势且任性插手各种政务,是仗着他年岁尚小,康熙还将他看做被自己护在羽翼下稚儿。
待及冠成亲之后,他就要开始低调谦虚,能不动就不动,才能维持已经开创局面。
胤礽列下自己已经开创局面。
朝中汉臣南北党争和满臣夺嫡党争仍在继续,这不可避免。好在自己和大哥势头强大,朝堂上现在只是小打小闹;
南方土地兼并经过在浙江杀鸡儆猴,其他地方稍稍收敛些,再加上报纸能将朝中政策传递到基层老百姓耳中,豪强和地方官都谨慎不少;
忙?因为该在那个时间点发生大事,不会因为胤礽穿越就不发生。
除出使海外是他主动出击以外,无论是对台湾、沙俄还是准噶尔战争,还是山西、浙江等地tf,原本就是这个时间点会出现事。
康熙早期勤政,关系国计民生大事多在康熙早年发生。能改变大清机会,也自然只有在这段时间去做。
所以胤礽才这急躁,这忙碌,好像直被根无形鞭子抽打。
若以胤礽自己年龄为基准点,胤礽十六岁以前,康熙朝日新月异,年年都有大事发生,也年年都有新政策推出。
海外商业已经开始发力,但朝中还缺少约束海外贸易相关法律法规。这不能蹴而就,待及冠之后,胤礽不能再搞大事,就会主要处理这件事;
扩充海外势力,胤礽在等1694年,即康熙三十三年欧洲大寒灾。大清已经低价囤积不少粮食,海军也在扩建,就等着欧洲大寒灾,以粮食为武器,强势吞并海外老牌殖民国家势力范围;
文化方面,清算曲阜孔家和报纸发行,给文化革新奠定良好基础。能不能守住这个基础,就要看新百家、新儒家发展,以及大清科学院能不能拿出更具有轰动效应成果;
民族融合方面,剃发令废除与“炎黄共主”神话故事广泛流传,再加上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,各地起义几乎绝迹,偶尔零星几例,都是当地地方官和豪强不当人,逼迫百姓没活路……
条条列下,胤礽恍然。
胤礽十六岁之后,除二征三征噶尔丹,康熙朝就几乎停滞,唯件关系民生大事就是“盛世滋丁,永不加赋”。
胤礽十六岁,为康熙二十九年。
而康熙驾崩,在康熙六十年。
四舍五入下,康熙执政前半时间在励精图治增强国力,后半时间就进入九龙夺嫡消耗国力。
虽然现在康熙对胤礽非常好,但历史上哪个被皇帝猜忌太子,早年不是特别受皇帝信任爱护?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