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他对这种原始两级火箭很感兴趣,虽说它和后世
多级运载火箭以及反舰导弹根本不可同日而语,可是明朝时
中国人能够大胆想象,设计出这种武器,他觉得这种富于想象力
精神更加可贵,所以保留
军器局对于这种火器
设计研究。
“火龙出水”是种水陆两用火箭,龙身由五尺长
薄竹筒制成,前装
个木制龙头,后装
个木制龙尾。龙体内装有火箭数枚,引线从龙头下
孔中引出。龙身下前后共装四个火箭筒,看上去就像
身生四翼
飞龙。
火龙前后两组火箭引线扭结在起。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
引线相连。发射时,先点燃龙身下部
四个火药筒,推动火龙向前飞行。火药筒烧完后,龙身内
神机火箭点燃飞出,射向敌人。这种火箭已经应用
火箭并联、串联原理。平向飞行可至三四里地之外。
此外还有“神火飞鸦”、“飞空震
峰黑帽顶半山腰建有
座石头大寨,此寨围山而建,巨石为墙,高不过丈余,城内大小约百亩,设有大寨门,小寨门。门前宽阔,两侧巨石城墙伸延数百米。如果大军攻到这城墙下,要破城而入便不难
。此山最难攻处不在寨前,而在通往山寨
这条区区百余丈
羊肠小道,最窄处只容
车经过。而它旁边是百丈峭壁,峭壁之上是密林,蛮人在林中蔽掩,投掷滚木擂石,本官就是用十万大军去堆,也过不
这百丈长
死亡之路。”
众*员连连点头,深以为是,明军与蛮人对战屡屡失败,倒不是蛮人异常骁勇,而是他们所在奇险无比,实非人力所能对抗。
杨凌继续道:“这些峭壁既平又高,攀又攀不上,箭又射不到,蛮人藏于其上,如果他们杀十万兵,自损
百人,恐怕都是累死
,不会有
个是被
们杀掉
。这山险就险在这个地方,如果这条山路
峭壁密林中没有蛮人设伏阻拦,所谓险不可攻
僰王山就弹指可破
。只是石头大寨夹山而建,就算派轻兵攻到城下,左右仍是
片峭壁,无法爬上去,所以对付铜鼓岭
‘回马枪’,在这里用不上。”
其他几名*员听面面相觑,从杨凌
口气,显然他已经有
应对
办法
,可他这关子不卖出来,在场
这些文武*员就是想不到要如何解决四周峭壁百仞,弓矢难及、灵猿难攀
悬崖,来对付匿于山顶密林之中
蛮人。
冯知府忍不住问道:“大人准备如何破除这处天险?”
杨凌吸口气,淡淡地道:“万事俱备,只欠‘东风’。本官也在等,这‘东风’,应该也该到
。”
※※※
“东风”果然到。
由钦差杨凌命名,福建军器局出产东风二级运载火箭到
。
在剿倭海战中,曾有明军水师将领建议使用“火龙出水”等火器,但是这种火器虽然飞行甚远,可是火药燃烧产生推力不均衡,方向性太差,尤其海上风向、风速不定,火龙
放出去便只能听天由命,实用效果有限,杨凌未予参纳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