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凌点点头,仰起脸闭上双眼道:“嗯,你去歇歇,然后马上赶回去吧,要休息
下。”
柳彪恭应声,悄然退
出去。
杨凌又细细思索良久,将焦芳传来京中各派系势力情形又仔细消化
遍,也觉得危机临头,刘瑾
势力有失控
危险,这把火如果玩大
,很可能引火烧身,要怎
应对呢?智珠在握、胸有成竹?那不过是稳定军心
话,真正
对策还在肚子里酝酿呢……
杨凌往胸口撩着水,冥思苦想良久,将脑子里记得住古今中外抢班夺权
战例逐个思索
遍,结合当今
情形,终于想出
个办法,他反复思量几遍,觉得此计可行性极高,这才真
胸有
从来都比直
敌人更招人恨,汉*比鬼子更叫人憎恨就是这个道理。这些人
背叛引来道德感强,
直坚守阵地
同僚们极大
怨憎,于是开始内讧。
这种内耗,又没有个强有力
领袖出来制止,使刘瑾浑水摸鱼,趁机打压,整走
批人,整垮
批人,整寒
心
批人,等到李东阳、杨廷和眼见事态难以控制,终于下定决心出面时,这块阵地
主要力量已经落到刘瑾手中。
二人只能尽可能保护住
批人不致罢官免职,仍然留在原任,但是这批人都属于问题分子,现在基本处于冬眠期,只能蛰伏自保,没有
个强有力
领袖带领下,在朝政中已经谈不上什
影响力
。
目前京中形势边倒,除
直保持中立
中间派,和杨凌出京时就吩咐只可虚与委蛇,不得与刘瑾对抗
本派班底没有受到损失,元老派已失去和刘瑾直接对抗
能力,并且使他
力量更形壮大,现在京师几乎成
刘瑾
言堂。
民间已有人背后称刘瑾为“立皇帝”,上朝时正德皇帝是坐着皇帝,而他这个侍候在
边
人就是立皇帝,权势熏天,不可
世。焦芳对此忧心忡忡,这才迫不及待写信给杨凌,要他尽快拿个主意,否则等他回京,天下已尽入刘瑾之手
。
杨凌仔细看罢,弹弹信纸,露出
丝不屑地笑容道:“立皇帝?既然称皇帝,怎
还立着?坐皇帝让他立着,他才立得住,让他躺下,他就不敢站着!”
他往纸上撩些水,看着墨迹渐渐晕成
团,沉思
半晌才
松手,将湿嗒嗒已看清字迹
信纸
扔,说道:“你还得马上赶回成都去,在那里主持大局,没有什
重要
事不要来见
,叫别人传讯就好,不能给有心人知道你
存在。”
杨凌又笑笑道:“焦阁老那边,你替回复
句话:‘智珠在握,胸有成竹,阁老高枕,尽可无忧。’这句话,也可以让刘宇知道,否则这对老兄弟,怕是觉都睡不稳
,没准儿哪天,就得
溜烟儿跑去找刘瑾喝茶聊天
。”
柳彪笑起来,拱手道:“是!卑职遵命。”
其实虽然不看信,京中情形他也不是完全不知道,心中也
直替杨凌担着心事,不过此时
见杨凌神态如此轻松,知道他必有对策,这才放下心来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