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御史,毕生追求就是青史留名啊,攻击对象越难缠,就意味着把他打倒之后,成就感会越高。
所以在都察院弹劾榜上,刘吉无疑名列首位,而且连着好几年都是蝉联榜首
,大家卯足
劲就是要将他弹劾倒,并由此形成
股“弹棉花”
风气,不以为怪,反以为荣,闹到后来,连刘吉家发生
什
鸡毛蒜皮
小事,都能被狗鼻子
御史拿出来批评
番。
作为“狗鼻子”之,唐泛对这股风气很不以为然,但他只是左佥都御史,中间还多
个佥字,这差别可就大
,不是老大,只是老三。
再说就算是老大,左、右都御使,也没有办法让手下不能弹劾谁,因为这本来就是御史职责,监察百官,天经地义,谁也没法说什
。
唐泛自然不会去对别人指手画脚,横加干涉,都察院日常事务还不算多,不像刑部,常常有从各地呈报上来
大案要处理,他
小算计。
而内阁里现在几位阁老呢,首辅万安抱紧万贵妃
大腿,
时半会是扳不倒
,而且他为人很记仇,谁要是得罪
他,那准没好果子吃,像唐泛,上次间接害得梁侍郎去南京养老,万安肯定就把这笔账给他记下来
,说不定啥时候发作呢。
人都是趋利避害,以前也不是没人弹劾过万安,可万安没倒,倒
都是他
对手,久而久之,大家知道万安这人不好欺负,也就不去自找没趣
。
次辅刘珝,身后没有像万安那样大群党羽,比较清高,得罪
人也不少,可御史们也不乐意弹劾他。
因为他是皇上最敬重老师,皇帝见到他,从来都不直呼其名,而是称“东刘先生”,这样
人在皇帝心目中具有
定
特殊地位,轻易不好动,之前也有人弹劾过几次,都没成功,而且刘珝这人性格孤傲,不肯依附万安同流合污,把柄就比较少,就算弹倒
也没什
意思。
与以上两位不同,排行第三内阁阁员刘吉以超然之姿脱颖而出,成为御史们最喜欢
弹劾对象。
刘吉这人性格很圆滑,在万安与刘珝之间周旋,自成派,又独立于两人之外,势力也不小,这就说明,如果能把这样
人赶下台,那写弹劾奏章
人就会名声大噪。
最重要是,刘吉江湖人称“百弹不倒刘棉花”,他脸皮忒厚,别人被弹劾
,
般都是先自己免去自己
职位,在家闭门思过,然后还要上辞呈——这虽然不是明文规定,但已经成为潜规则
——意思就是为
表明自己不贪恋权位,自己很清白。
可刘棉花不啊,别人弹劾归弹劾,他依旧行
素,就是要在位置上死赖着不走,大有“任尔风吹雨打,
自岿然不动”
架势,让弹劾他
人见
就牙痒痒,心想你这人脸皮怎
比城墙还厚呢。
万安也不喜欢刘吉,如果刘吉能够在被弹劾时候上辞呈,万安早就顺水推舟让他回家歇着去
,但刘吉就偏偏不按江湖规矩来,皇帝不管大臣们
勾心斗角,万安自然也没有机会赶他下台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