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长,大概就是说:天子能推荐合适人,但不能直接把天下让给别人。当年尧推荐舜,天认可。又公布给天下万民,民众也认可。尧死后,舜守三年丧,避开尧儿子丹朱,跑到南河之南。结果各部落首领,都不朝觐丹朱,而朝觐舜。该依法审判事,不找丹朱审判,而找舜去评断。人人都不称赞丹朱,而称赞舜。所以说:这就是天意,于是后面舜就入主中央之国,坐上帝位。
哇塞,王莽原来是效仿舜啊。
其实孟子这里,间接否定尧禅让于舜,因为尧死后,舜守三年孝,然后远离尧儿子,离开都城,跑到南河之南待着,估计是主动外放自己。
聪明人啊,避其锋芒,积蓄民心,最终登上帝位。
孟子还算委婉,并没有直接反驳禅让说法。
难道尧真禅让于舜?
这个问题,也有人问过孟子:“尧以天下与舜,有诸?”
意思就是,尧把天下让给舜,有这事吗?
孟子就回答:“否,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。”
翻译:住口!苍髯老贼!天子怎能把天下让给别人!
能受到君主重用,推行儒家思想,重整礼乐,孔子除对身边弟子说尧舜禅让以外,在竹简上,只是赞美尧舜,却从未细说尧舜具体功绩。
要说,其实写也没事,诸侯不会在意,还能翻天不成?孔子太谨慎。
那,第个丝毫不在意诸侯看法,将尧舜禅让事,写在著作中是谁呢?
墨子。
在孔子之后,墨子弟子,将墨子言行,写入《墨子》著作中。
但是到荀子,他就很刚烈。
《荀子》:“夫曰尧舜禅让,是虚言也,是浅者之传,陋者之说也。”
意思很明确:
那人又问:“然则舜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”
意思就是:奇怪,然而舜就是得天下啊,他不是帝尧儿子,谁给他?
孟子说:“天与之。”
翻译:天命在舜!
这就耍流氓,对此,孟子有番解释:“天子能荐人于天,不能使天与之天下……昔者,尧荐舜于人,而天受之,,bao之于民,而民受之……尧崩,三年之丧毕,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,天下诸侯朝觐者,不之尧之子而之舜,讼狱者,不之尧之子而之舜,讴歌者,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,故曰,天也,夫然后之中国,践天子位焉。”
其中《尚贤》这篇提到:“古者舜耕于厉山,陶河滨,渔雷泽,尧得之服泽之阳,举以为天子,与接天下之政,治天下之民。”
看标题就知道,尚贤,这是借帝尧事迹,表达墨子对于君主应该爱护贤才,求贤若渴主张。
墨子尚贤主张,在当时是极度叛逆,他认为不仅仅是三公这类大官要选贤能担任,就连天子,也应该选出最贤者。
牛逼,若不是他会守城,善于制造军事器械,这个人生会被打压地无比凄惨。
事必不可能无中生有,孔子挂在嘴边上,《墨子》付诸于竹简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