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,则是前线各处地方官,他们蜂拥上奏,却多在奏疏中讲述本地养兵之苦,说本地民力如何被驻军压榨干净,财政如何穷困,地方治安如何被驻军困扰,很明显是不愿让扩军后新设兵马往本处驻扎,或者本处驻扎兵马份额又往上涨。
这其中有趣是,武将们在争取各部员额同时,总是不忘给自己对手使绊子,有意无意、暗示明示其他各家部队多多无能。但文臣们却几乎立场致,而且格外团结,从从岳家军屯驻京东西路,到刚刚收复陕北,没有处地方文臣是欢迎更多驻军。
有资格写奏疏全都写奏疏,没资格写,直接写公文给都省与枢密院施压。
连万俟卨都上书,说是岳飞部存在对京东西路经济复兴起到巨大阻碍作用云云!
同时,中枢这里也有些争论,但着眼点就更高些……有人就建议把员额多加给御营水军以确保黄河防线稳固,还有人建议大举扩充御营海军以求尽早骚扰金国后方,当然更多人是建议扩充御营中军也就是东京这里直属部队。
不见,连御史中丞李光李宪台这次都没吭声吗?
当然,这也跟这两件事具体施行起来,本身牵扯不多、事情也比较简单有关系——朝廷在三月初二就直接往少林寺和洞霄宫派出使者,又将权邦彦与郭仲荀起发任命。
与此同时,建财这件事情则是个真正硬骨头,是真正决定北伐准备工作成败关键所在,所以时间很多人对此事都在持观望和犹疑姿态……既没人敢轻易自请参与进去,也没人敢轻易批评,只是观望。
甚至说句不好听,许多沉默潜在反对派应该都在等这件事情在具体执行中出现问题,然后便会开口。
至于联盟这件事情,是需要时间等待各方面反应,也时不好插嘴。
扩充兵员,自然还需要军官,推荐人奏疏也很多。
而这个时候,就要抓重点。
“臣冒昧。”说到最后,仁保忠在周围几名近臣复杂目光中认真拱手言道。“这些其实都是小节,官家难道还要因为哪个州郡反对,便不让他们那里驻军?又或者哪个统制官更会吹牛,便给他们加千兵?而臣大略总结,扩军这件事上面,摆在官
当然,使者已经大规模发出去。
那相对来说,就眼下而言,所有人焦点都集中到小幅度扩军这个举措上,这是件比较简单、而且已经有成熟条件,同时牵扯利益极多事情。
于是乎,旬日间,密札也好,奏疏也罢,真是纷纷而来,而且内容五花八门。
按照仁保忠总结,眼下各方面意见是这样:
如御营武将,多是上书说本部所驻地方如何要害,当面之敌如何强盛,本部兵力如何捉襟见肘,与此同时,偏偏他们本部兵马以往又多多能打,多多以少当多,功勋多多卓著……总之句话,这是想为本部争取扩军员额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