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狩帝:“她是在向示威。人在江西,却能从广东送来英德石,又值太后大寿,进贡寿礼还偏要借管文滨名号在太后那里卖惨。英德石沉河是意外,对昌平来说,说不得也是个好机会,而对太后来说,倾家荡产、费尽思量之人不是麻得庸,而是昌平。”
康王小心谨慎:“长公主此举是为何意?”
元狩帝吐出两个字:“回京。”
康王立即反应过来:“赵宰执不会同意。”
元狩帝:“所以他大早亲自将这沓奏折送到跟前,字字句句为麻得庸开脱,却是提醒,这都是昌平杰作!他还记着仇,但凡寻到机会,必会咬死昌平。”
康王见元狩帝心不在焉,不觉奇怪,他这位皇兄最孝顺,去年没能大办太后寿诞便耿耿于怀,今年更是事事亲自过问,怎这会儿不关心?
“皇兄有心事?可是跟赵宰执有关?”
元狩帝敲桌:“你上来看看这些奏折。”
康王从善如流,仔细看完三本奏折感觉不太对,连忙快速翻阅六七本奏折,心中大为震惊:“都是来替麻得庸求情?这麻得庸是什人,有如此大能耐,竟能在十日之内便重新从广东运来批英德石,还能从两浙粮商那里筹到二百万石粮食!”
元狩帝:“朕在意是这份保奏名单,百八十人,两江、广东和福建四省都有人。”
厚,实属寻常。”
元狩帝:“做到这份上,朕是不得不开恩典啊。”
赵伯雍跪下:“陛下圣明。”
元狩帝:“罢,毕竟是太后寿诞,不宜见血,既然大赦天下,便让麻得庸也得几分恩典。如果能让太后高兴,朕不仅不罚他,还得赏他。”
赵伯雍又道:“陛下仁慈!”
康王:“可是长公主出这招,就怕太后思女心切。”
元狩帝:“你还是不明白重点在哪里。”
康
康王:“是朋党?可他个七品判官,没甚门路,如何引得这多人为他保奏?便是他上差洪州知府管文滨,看也不见得能有这多人保奏。”
元狩帝:“知道广东来英德石是以谁名义进贡吗?”
“借管文滨名义,实际是昌平公主孝心——”康王惊,愕然地看向元狩帝黑沉沉眼睛:“是昌平?”
元狩帝不语,便是默认意思。
康王直觉奇怪:“管文滨和麻得庸都是昌平人?为个麻得庸,,bao露自己底牌,长公主不至于这蠢。”
元狩帝:“今日奏折都送到,你下去忙吧。”
赵伯雍:“臣告退。”
步步后退,到殿门口时遇到来觐见康王,互相问好便个退出个进殿。
康王走几步,忽然回头看远走赵伯雍,心思转几圈,来到元狩帝跟前说道:“皇兄,各地进供寿礼都送到慈明殿去。臣弟还在民间搜罗支杂耍,特别有趣,府内不少达官贵人都请去府里表演,听闻他们近来编排出八仙贺寿,还没开演。臣弟自作主张请他们在太后寿诞上表演。”
元狩帝:“你有心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